群贤毕至!中法联合制作歌剧《卡门》体现“上音出品”厚度

发布时间:2024-12-08浏览次数:10




继廖昌永2024国际巡演完美收官、第四届中国艺术歌曲国际声乐比赛胜利落幕后,上海音乐学院的又一国际化大动作接踵而至——2024年恰逢中法建交60周年,由上音歌剧院与法国波尔多国家歌剧院联合制作的比才歌剧《卡门》也精彩亮相,将于12月9日-12日在上音歌剧院连演4场。这也成为继今年中国意大利联合制作《塞维利亚的理发师》之后,沪上歌剧爱好者期待的又一文化盛事。


新闻发布会现场

《卡门》的制作有三大意义”,12月7日,中法主创团队和参与制作的上音相关部门、系部参加了该剧演出前的新闻发布会,该剧艺术总监、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廖昌永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它既凸显了上音一直以来的国际资源配置能力,为上音的青年歌剧人才提供了艺术实践平台,也是上音为2024年申城音乐艺术舞台的岁末献礼。









风云际会

中法联合制作上音版的时代经典


歌剧《卡门》是法国作曲家比才的代表作,取材于梅里美同名小说,完成于1874年秋,首演于1875年。它不仅是这位法国作曲家一生中的最后一部作品,也是法语歌剧中最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作品,更是当今世界上上演率最高的一部歌剧。


新闻发布会现场《卡门》主角演唱剧目片段


歌剧《卡门》主要塑造了一位相貌美丽而性格倔强的吉卜赛姑娘——烟厂女工卡门,讲述了她精彩的爱情故事。该剧以女工、农民出身的士兵和群众为主人公,这一点,在那个时代的歌剧作品中是罕见的、可贵的。也许正因为作者的刻意创新,本剧在初演时并不为观众接受,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部作品的艺术价值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此后变得长盛不衰。这部歌剧以合唱见长,剧中各种体裁和风格的合唱共有十多部。《卡门》中的唱段,如《爱情是一只自由鸟》《斗牛士之歌》早已成为家喻户晓的经典。


在这部经典歌剧问世即将150周年之际,此次中法联合制作的“上音版”,集结了上音歌剧院与波尔多国家歌剧院的中法两国艺术家团队,由上海音乐学院院长、上音歌剧院院长廖昌永教授和法国波尔多国家歌剧院院长艾曼纽尔·翁德雷(Emmanuel Hondré)担任艺术总监,特邀法国波尔多国家歌剧院主创团队参与到此版《卡门》的歌剧制作,其中埃马纽埃尔·巴斯泰(Emmanuelle Bastet)担任导演,舞美设计、灯光设计和服装设计分别为:蒂姆·诺瑟姆(Tim Northam)、弗朗索瓦·图雷(François Thouret)和维罗妮卡·赛玛(Véronique Seymat)。主要演员是来自上海音乐学院青年歌剧团才华横溢的青年才俊们,更有两位外籍歌剧新秀艾尔米那·哈桑(Elmina Hasan,获得2024年多明戈世界歌剧大赛二等奖)和朱利安·亨利克(Julien Henric)饰演男女主角亮相申城,上音版卡司由董芳饰演卡门,张龙饰演唐何塞,同样精彩值得期待。指挥家林大叶执棒上海音乐学院交响乐团,上海音乐学院合唱团担任合唱,Sfuture艺术团担任少儿合唱。


More


‌波尔多国家歌剧院是波尔多最古老的歌剧院和最重要的文化地标之一,不仅在法国艺术界具有重要地位,在国际上更是享有盛誉。“与上海音乐学院、上音歌剧院合作,是我的荣幸,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我们很高兴廖昌永院长邀请我们,与上音歌剧院的团队合作,共同制作新的《卡门》。”法国波尔多国家歌剧院院长艾曼纽尔·翁德雷说。


导演埃马纽埃尔·巴斯泰(Emmanuelle Bastet)


导演埃马纽埃尔·巴斯泰表示,此前有人会觉得卡门是“女版唐璜”,但是此次,主创团队在高度尊重原著的基础上,对角色进行了深度解读,“她其实是一个非常有激情的女性角色,很勇敢,她就是为了找寻她所想要的那种爱情”。她透露,此次和上音歌剧院合作打造的版本“既原汁原味又有独特魅力”。


对于此次的国际合作,廖昌永表示,上音自1927年创院以来就坚持了国际化的定位,“现在按照学校‘办一流音乐教育、创国际先进水平’的定位,我们的国际化更是进入了快车道——这些年来,我们与世界上52个国家的学校建立了合作机制,例如芬兰萨翁林纳歌剧节爱丁堡音乐节,在歌剧领域,与意大利科莫歌剧院联手打造《塞维利亚的理发师》、与德国基尔歌剧院联手打造《茶花女》……全面覆盖‘教创演研’,一方面是积累经验,一方面也在世界舞台上展示中国音乐教育教学的成果,增强学校的办学国际化能力。”







叫好叫座

“上音出品”厚植人才和市场土壤


“上音版”歌剧《卡门》制作历时近一年,今年下半年进入冲刺阶段,上音参演师生排练了2个多月,法国团队从9月份进驻上音,指导上音学生排练。“此次携手,我们期望共同努力、推动中外青年歌剧人才的培养和发展。”廖昌永说,通过歌剧制作团队和上音全学科联合作业、协同工作,“我们正在努力将上音的歌剧艺术学科打造成为一个‘从演唱、表演、舞台制作管理,到导演、指挥、歌剧艺术指导、语言正音、歌剧评论和理论研究’的综合平台,为全校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厚植成才的土壤。”


排练花絮照


此次出演歌剧的主力,是上海音乐学院青年歌剧团。这个成立于2013年的团体,团员从声乐歌剧系的本科生、研究生中选拔产生。诞生之初,它由我国著名花腔女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周小燕教授担任艺术总监。如今,它已经是上音声乐人才的“孵化池”。近年来,上音相继创演了《费加罗的婚礼》《茶花女》《康定情歌》《塞维利亚的理发师》等一系列中外经典与原创歌剧,成为青年歌剧团的重要艺术实践平台。


排练现场,乐队及幕后照片


此外,上音歌剧舞台也成为青年人才的成长加速器。此次饰演唐何塞的张龙,是上海音乐学院优秀毕业生、德国新声音国际声乐大赛冠军。他表示:“很开心也很荣幸参演上音歌剧院为了纪念中法建交60周年而共同制作的歌剧《卡门》,相信我们‘上音版’的《卡门》能够给大家带来全新的歌剧体验。”青年歌唱家、上音音乐戏剧系副教授董芳此次也将饰演卡门,她表示非常开心:“卡门对于演员的歌唱,舞蹈和表演有着极高的要求,是所有女中音都梦寐以求的角色。”


More


“和世界上优秀的音乐家们、歌剧制作的团队一起来合作,能够培养出更多的歌剧制作人才、演唱人才、指挥人才甚至导演人才等,”廖昌永表示,歌剧作为一门综合艺术,需要全方位的了解和掌握,“所以上音这些年来,做此类国际制作也好,或者学校原创也好,都是希望以此给我们的学生和青年教师提供更多的艺术实践机会,让学生不只是在教室里学习,还要在舞台上锻炼,在一部歌剧的创排中,熟悉并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


不仅是学校层面,上音歌剧院的市场运营团队也在这样的合作中得到了提升。廖昌永透露,上音歌剧院运营之初就确立了十六字方针,“即‘上音主体、歌剧特色、学术高地、市场运营’,希望通过这个平台,不只是培养专业演员,还要培养剧院管理人才。”



此外,近年来上音举办的国际大赛“含金量”备受外界肯定,深层次原因是因为获奖选手能够在这些大赛之后,获得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在近年来的上音创作作品中,中国艺术歌曲国际声乐比赛、上海音乐学院鼓浪屿音乐周中比赛的获奖选手,都能够获得重要的角色和平台。上音也因此成为选手们心中“走向更高职业舞台”的重要平台。此次担任歌剧指挥的知名指挥家林大叶也是“上音人”,他感慨地表示,现在的上音学子和从上音比赛平台走出的青年人才“是幸福的”,“上音创造了这么多的机会,他们可以早早和国际一流的艺术家合作,极大开阔了视野,也有利于他们的充分成长”。


廖昌永表示,上音坚持“教创演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不断探索和专注于歌剧音乐剧表演、创作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出人才、出作品、出思想、出标准”。这也意味着,中外联合制作大剧的意义,不仅在于人才,还有为市场提供精品力作、“出作品”的重任。上音歌剧院近年来重磅大戏不断,已经成为上海全新的文化地标之一,吸引了大量的观众。


“上音一直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理念,我们制作歌剧绝不是自娱自乐,而是期待这部歌剧不仅仅业内‘叫好’,在市场上也要‘叫座’。”廖昌永表示,“上音出品”正在努力为上海演艺市场提供经得起考验的时代精品,丰富上海的文化演艺市场,助力上海的国际演艺大都市建设,为上海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打造高质量的“上音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