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发布时间:2022-08-15浏览次数:40

41.落实以教学为中心,有资源配置、质量监控、工作评价和教学事故处理等制度保障,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上课达到90%以上。(2分)

“双一流”建设、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在服务上海“五个中心”与全球卓越城市建设、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背景下特色建设、高质量建设本科教学不断深化,本科招生改革不断深入教学研究取得丰硕成果,各项工作有序推进。2021年,教学部门对现有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一步完善教学质量保障架构增加评价维度,将原有的本科教学与师德师风督导组的人员作为基础架构,在此之上结合教研室成员形成了“教研室同行评教”,既为充分发挥教研室功能,同时弥补了学校在“同行评教”这一项指标的空缺,以期逐渐做到对本科课程的评教全覆盖,在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同行评教”试行期间,共计被听课程74门、参评教师237人、被评教师136人。下半年,组建由院领导、教务处与教师工作部负责人、在职教授及退休教授组成的院级督导队伍,通过采用听课、调查与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对当前本科教学工作中存在的热点或倾向性问题,提出针对性、前瞻性的改进意见。同时学院重视教授授课全院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上课达到100%。

42.推进高水平高校、学科和专业建设。完善产学研合作和协同创新机制,发挥好智库等决策咨询机构,服务国家战略和上海城市改革创新发展。(2分)

2021年,学校圆满完成首轮教育部“双一流”建设评审,得到了国务院专家组“成果显著”的评价,并获国家“双一流”专家委员会推荐“音乐与舞蹈学”继续建设一流学科。同时,顺利完成上海市高水平地方大学一期与“高峰高原”二期考核。“音乐与舞蹈学”在“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行中连续三年蝉联第一。在首次“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音乐表演”全国排名第一。根据建设计划,全面完成年度目标以及8个方面的任务,建设成效显著。

以上海音乐艺术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为改革平台,通过在互联网平台“上音专区”上架200多首作品、重录上音经典作品12部、举办多场音乐版权系列讲座积极投入知识产权知识的普及与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获评上海版权示范单位,成为唯一上榜高校

在交叉学科“音乐人工智能”建设方面,与合肥市合作开展智慧音乐建设、语音合成与识别、机器翻译与AI创作等人工智能技术在音乐领域的实践运用方面的研究,并与华为、科大讯飞等头部科技企业在数字音乐、音乐声学等方面跨学科联合攻关,助力支撑文化产业与科技、媒体行业相结合的产业转型,将企业的实验室搬到校园里,通过研发为交叉学科建设提供课程、教材与行业师资。

在音乐声学研究方面,与常熟市共建“上海音乐学院·长三角数字声音研究院”,依托“苏州·中国声学创新谷”产业融合开展协作。以“2021上海音乐学院国际数字音乐节”为契机,联合28家高校、10余家知名业内企业、3家行业协会、成立“数字音乐专业联盟”、牵头发布“音响调音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等。

承办重大音乐赛,以上音歌剧院为重要平台充分融入上海演艺大世界建设,以音乐艺术丰富衡复历史风貌保护区文化内涵积极承接城市文化软实力提升工作先后与徐汇区、长宁区黄浦区、奉贤区人民政府等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通过举办开放周和特色公园音乐会签约合作办学等,主动对接上海市“五大新城”建设。在服务区域发展战略上,学校先后与厦门市常熟市人民政府等签约共建,推动“上音鼓浪屿音乐周”“第二届华语音乐影像志大赛”“数字音频大赛”等跨地区落户实施开展长三角音乐教育联盟工作,实现“上海之春”“辰山草地广播音乐节”联合演出,参加第二十一届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推动产教融合发展

在服务少数民族发展战略方面实施凉山彝族自治州专项计划,探索个性化少数民族音乐人才培养方案。

在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成功举办2021上音第三届国际艺术家咨询会议,邀请到国内外10位顶尖艺术家,以城市和音乐院校之间的融合为切入,为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言献策。 

43.学校语言文字管理和使用规范,师生普通话水平测试成绩达标。(1分)

2021年,学校进一步宣传、贯彻落实语言文字普及提高工程,立足语言文字事业发展情况,加大对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的宣传力度,继续推动将规范标准培训纳入教师培训开展第十三次大学生普通话水平测试,实际参测率为92.93%,达标率97.10%。

常态化组织开展语言文字系列活动,结合全国“推普周”活动,开展“第二十四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各系部围绕“普通话诵百年伟业,规范字写时代新篇”主题进行了宣传并纳入到形势任务课的内容中。组织学生积极参与《中国诗词大会》、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等赛事,荣获上海赛区大学生组二等奖等优异成绩,拓展了语言文字工作的宣传教育载体,使语言文字规范化意识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