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文妍举办《观摩金钟奖选拔赛选手演奏后的一点建议》讲座

发布时间:2021-05-08浏览次数:3300

2021年4月27日晚,著名古筝教育家、演奏家、上海浙派筝艺项目负责人、代表性传承人、江南丝竹市级传承人孙文妍老师于上海音乐学院汾阳路校区举办《观摩金钟奖选拔赛选手演奏后的一点建议》讲座。

接连几日上海的天气一直燥热,讲座当天终于变得凉爽起来。屋外飘着丝丝细雨,春雨默默滋润着万物。前来讲座的听众多为上海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系古筝专业的师生们,也有各系各专业慕名而来的取经人。小小的教室瞬间饱和,每个人的眼睛里都闪动着满满的好奇与期待。

讲座开始前,民乐系主任刘红老师和民乐系副书记、副主任刘灏老师采访在金钟奖选拔比赛中脱颖而出的几位的同学是带着怎样的愿望和期许来到讲座的。同学们表示希望对古筝音乐文化得到进一步了解,并希望通过孙老师对演奏经验的介绍以提高自己的演奏技术。

孙老师的主要讲座内容为“古筝演奏中的声响学与用力问题”。

首先,孙老师从物理学原理着手,从声音的产生到古筝演奏中声音的形成过程进行浅析。这些知识看似与音乐学习关联不大,但声音产生的原理是所有乐器演奏的基础,这一点经常被演奏者们所忽略。孙老师就演奏中常出现的音量问题进行延伸,无论什么乐器,演奏者在演奏的过程中若是失去对音量的把控,一味追求力量,甚至触碰到强度的极限,那么所发出的声音就已经不是乐音,也没有任何审美价值了。

针对古筝的具体用力问题,孙老师展开进一步探究。

第一,孙老师以介绍人手臂的生理结构,来引出6对运动关节及运动链,并主张古筝演奏过程中要善用“自重力”。演奏者在保持不正确演奏姿势或过度紧张的情况下,身体的力量会上浮,身体的僵硬会导致所奏音乐的紧张感。当乐曲情感需要推进和释放时,也应避免使用强制力,原因有两点:一是对演奏者的手指会造成生理伤害;二是所弹奏的声音必然十分呆板和粗糙。因此,演奏时应保持自然的姿态,保持手部运动通道的畅通,利用好顺势而来的力量。

 

第二,孙老师以书法为例,握毛笔写字时为保证运笔的稳定与流畅,手指合拢可以将力量聚集。演奏时也应以此为鉴,将手掌合拢来形成“合力”。孙老师亲自示范《柳青娘》片段并针对“掌前四指拉与大指推”相结合的指法进行详细说明。此外演奏时应注意将两个手掌向相应的左右方向微微倾侧(左手掌向左,右手掌向右),以便于手部力的垂落与放松。

第三,孙老师分享她通过观察推拿师给病人推拿时用力方式而产生的感悟,好的推拿师善于利用腰部力量来帮助手部力量的传递。古筝演奏过程中也可以借鉴这一用力方式,学会“借力”。因此,例如扫摇的运用,手指力量在来回反复中动能与势能不断转换,重心需要集中,但力量需要身体各个部分相互配合。因此,重心不是一成不变,并且演奏过程中手腕一定不能僵硬,需要放松并随着重心的转移而适当运动。

第四,孙老师就古筝演奏最基础的指甲佩戴问题展开说明。胶布缠绕的方向、松紧程度及指甲与指肚的贴合程度,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往往可以影响音色的好坏,许多同学听完恍然大悟道:“弹了这么多年琴才发现连指甲都没戴对!”

第五,古筝演奏的手型问题一直困扰着许多古筝演奏者和教师们,针对这个问题,孙老师认为,弹琴前不应该先将所谓正确的姿势摆好,否则气和力的活态化将被打破。例如摇指,把手指捏好了再进行摇指是不恰当的做法,手型的定型应该是与声音的出现同步的,这样的音色才会活泼、灵动。

第六,古筝在演奏过程中应慎用爆发力。使用爆发力时演奏者的气息会非常集中,所弹出的音色可能会变得坚挺与短促。由于古筝属于弹奏乐器,是以颗粒型的声音连缀成旋律线,因此爆发力可以带来情感的推动力,但也可能会给演奏音色减分,因此演奏过程中一定要慎用。

然后,孙老师将古筝演奏中气与力的结合进行进一步讲解。“气”在很多领域中被广泛提及,中医讲“气”代表的是生命之源,书法、绘画都讲究“气韵生动”,因此古筝演奏中光有“力”是远远不够的,“气力相随”的问题也同样值得重视。另外孙老师讲到,手指间相互连接时应走“圆”的运动路线,她认为这是最省力、最自然,也是最美的运动路线。原因有二:一是圆的运动路线运用了势能的方法,使“气”与“力”可以得到无限循环反复,因此在用力上只要一个策动力;二是这是最顺手的演奏方式,手顺了,“气”自然也就顺了。同时演奏过程中,动作之间也要根据乐句走向寻找适合断开的地方来进行“换气”。

接下来,何小栋老师示范传统筝曲《蕉窗夜雨》,孙老师针对“快速四点”技法展开讲解,快速四点演奏过程中应保持重心低且集中,手指快速移动时也要注意重心的快速转移,及影响旋律线的连贯和音乐美感,同时应带动手腕的摆动。

谈及古筝美的音色,孙老师讲,真正美的音色应该是清澈、圆润、干净、平和及响彻四方的。另外,民族乐器的演奏光是熟悉乐谱是远远不够的,一定要将乐曲由生谱变为活谱。因为中国音乐讲究韵。韵就是从音的变化中来的。古筝的特色之一就是善于作韵。因此古筝的声音是活的,它会随演奏者熟谱的演奏基础上做出音高、力度、音色、时值等变化的各种可能性。接着,由本次金钟奖选拔赛中获得第一名的李佩雯同学演绎了叶小纲的《林泉》。

讲座的最后,孙老师表达了她对传统音乐传承与发展的期望与担忧。想要真正演奏好传统乐曲,必须抱着真诚的心,投入真实的情感。音乐的传承靠新一代年轻人,孙老师鼓励大家一定要充分重视传统音乐,早日肩负文化传承的大业。

金钟奖比赛在即,传统音乐的保护与传承也迫在眉睫,孙文妍老师的讲座宛如一场及时雨,“润物细无声”。


撰稿:陈玉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