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昌永受邀参加维也纳联合国中文日开幕式并举办中国诗词与书画——廖昌永中国艺术歌曲音乐会

发布时间:2020-11-09浏览次数:823

东方网记者张海盈维也纳报道:“红酥手,黄縢酒,满园春色宫墙柳”“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当地时间201957日晚,一首首或婉约或激昂的诗词配合书画作品,以咏唱的方式在维也纳这座音乐之都“重生”。这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演绎令身处Akzent剧场的观众心潮澎湃,情绪随歌曲意境不断起起伏伏。

  左侧一台钢琴,右侧一案一椅、一组书画加上一对瓷瓶,中国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的独唱音乐会一拉开大幕,简约而深远的布景就透出几分与众不同。

  刚过七点,能够容纳450人的剧场已经坐得满满当当,观众翻看着节目单,一些结伴而来的维也纳市民对照着译文小声讨论,不少华人观众则喃喃念叨熟悉的诗词。

  随着一曲悠扬舒缓的《玫瑰三愿》开场,剧场入口大厅里悬挂的一幅幅浓墨淡彩的国画仿佛随乐声鲜活起来。《红豆词》《阳关三叠》《钗头凤》《我住长江头》《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在著名钢琴家孙颖迪的伴奏下,16首由诗词创作而成的艺术歌曲由廖昌永一一唱出。

东风恶,欢情薄……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一曲毕,廖昌永湿了眼眶,哀婉动人的歌声中饱含的情感也令现场不少观众流下眼泪。

 东方网记者留意到,16首艺术歌曲唱罢,现场掌声不断,“Bravo”“再来一首”的喝彩不绝于耳。返场歌曲廖昌永选择了《我和我的祖国》,并与维也纳华人爱乐合唱团、维也纳舒伯特协会男子合唱团等当地人士共同合作完成。

  维也纳舒伯特协会男子合唱团指挥FritzBrucker在接受东方网记者采访时表示,非常高兴能和来自中国的杰出歌唱家合作,这种文化的交流对于相互理解有着非常巨大的作用。

StefanSemerad是和女友一起前来听音乐会的,他告诉记者,他曾经去过中国,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很感兴趣,“这场演出太棒了,从画到诗到曲都非常震撼,从来没有过这样的感受。”


幕后故事:二度创作难上加难

  此次“中国古典诗词与书画”音乐会并非首演,今年1月,廖昌永与画家汪家芳、丁筱芳在瑞士日内瓦,首度将16首艺术歌曲和16副主题画作与书法搭配在一起,让这一创意从纸面变成现实。

  东方网记者获悉,维也纳的这场演出也是由原班人马带来,虽然歌曲演唱部分并无差异,不同的是,此次的16幅主题画作多为最新创作。谈起“二度创作”,两位上海的知名画家均感叹“不容易”。

  “第一版的构图当时也经过了反复思考,这一次则更是精益求精,好中选优”,汪家芳告诉记者,针对同一主题,在一年不到的时间里进行颠覆性地“二次创作”十分有难度,加上部分作品是由两位画家联手完成,要在风格上相互靠拢,令画作协调统一。

  丁筱芳说,他们两位一人擅长人物,一人擅长山水,所以这次的创作中,两人反复讨论了创意、构图后才动笔,力求画作既有古意,也能体现当代海派画家的精神。

  廖昌永表示,一直以来他都希望中国艺术歌曲不仅成为中国的经典,也要成为世界的经典。之所以会这样创新表达方式,就是希望能全面展现经典作品中的艺术蕴涵,让中国艺术歌曲真正“声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