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发布时间:2020-11-09浏览次数:213

4.规划、部署和积极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和“三圈三全十育人”工作,有制度、资源保证。(1分)

学校规划、部署和积极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和“三全育人”工作。健全组织体系。2018年底成立学校思政工作委员会,校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担任主任,分管领导担任副主任。下设思政工作中心,由党委宣传部、教师工作部、学生工作部、教务处、研究生部、科研处、艺术处主要负责人组成。并建立制度框架,以《中共上海音乐学院委员会 上海音乐学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细则》和《上海音乐学院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方案(试行)》为总纲,统领教师思政、学生思政、课程思政等一系列文件。建立了《上海音乐学院思想政治工作任务分解清单》《上海音乐学院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分工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按照十大育人体系的框架,相应成立了十个工作小组,明确由一个部门牵头,其他相关部门配合,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分兵突进,把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任务分解下去、落实下来。形成一系列工作制度。思政工作委员会定期召开全体会议和专题会议,分别专题研究了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和马院内涵建设等工作。思政工作中心层面同样建立了例会制度。

大力探索结合专业特色的“音乐思政”创新模式,推进“三全育人”。将党支部建立在剧组,探索建立“四位一体”艺术思政教育新平台。学校承办市教卫工作党委系统“伟大工程”首堂示范党课“不忘初心、培根铸魂”音乐党课,获教育系统落细落小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案例;歌曲《一路走来》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上音我的爱》获第四届全国最美校歌MV最佳作品奖;思政课作品《砥砺奋进七十年,奋斗成就中国梦》获上海高校学生讲思政课一等奖;党建思政课题共获17项市级课题立项,申报、立项数再创新高;与团市委、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联合开展“我和我的祖国”快闪活动,引发热烈反响。现代器乐与打击乐系党支部成为全国第二批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样板支部;研究生部党总支成为上海高校党组织“攀登”计划标杆院系创建单位;机关第二党支部获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5.规范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设置和教学管理。思政课得到重点建设,教学改革有显著成果。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符合《上海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规范(2019年版)》。学校和院(系)主要领导每学期上思政课不少于一次。(3分)

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是我院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学校把提高思政课实效作为工作重心,成效显著。思政课教师在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的基础上,致力于将教材体系转化为贴近艺术专业学生特点的教学体系,在教学语言、教学方法、考试模式、实践教学等方面作了许多有效的探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思政课题库建设,以实现各任课教师在教学考试方面的协同性和一致性,以及思政课考试的相对稳定性与客观性

学院党委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学院(以下简称“马院”)建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019〕47号),以及市委和市教卫工作党委相关精神,认真承担“马院”建设的党委主体责任。

一、“马院”“政治立院、开放办院、特色兴院、人才强院”发展战略落地生根。一是政治立院。坚持马院信马,成为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精神辐射源,从思想政治方面来进一步支撑学校“双一流”建设的发动机。引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二是开放办院。注重整合校外资源,发挥好同城协作平台、中国红色音乐文化育人联盟和音乐学院思政课教学改革与协作论坛的作用。三是特色兴院。结合音乐专业优势,探索“音乐思政”创新模式,以思政引领艺术,以艺术支撑思政。四是人才强院。专兼结合,配齐配强思政课专任教师,积极探索特聘教授、名师工作室等方式打造有力的兼职队伍。

二、“马院”队伍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在“马院”筹备和建设的过程中,“马院”的岗位职数、人员配备有了飞跃性的提升,现设名誉院长一名,院长一名(暂未到岗),副院长一名,行政秘书一名,学术秘书一名(可兼任)。新进专职教师4人,均为中共党员、具博士学位。目前,思政课专任教师7人,已达到师生比1:350的要求,其中,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5人;45岁以上1人,35-45岁3人,35岁以下3人,年龄梯队比较合理。另有兼职教师20多人。

三、大力探索结合专业特色的“音乐思政”创新模式。一是对思政课教学班规模进行调整,把思政课教学控制在40-60人,并按照创作、表演、理论等专业类别细化分班,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课和授课,探索实行小班化、精品化教学。二是加强集体备课,邀请共建单位华东师范大学马院、上海外国语大学马院有经验的思政课教师前来我校听课交流,鼓励支持思政课教师外出学习考察、参会、培训、进修,学习先进经验,通过集体备课,集中智慧,共享信息。三是创新课堂教学。针对音乐学生的特点,“马院”教师将教材体系转化为贴近艺术专业学生特点的教学体系,精心采编教学案例,注重案例教学,将世界事、国家事、身边事、当下事、热点事引入教学,增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鲜活性和吸引力。在四门课中还积极引入“艺术事”,以更内在地联通思政课与艺术专业。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充分利用上音人爱国爱校的优良传统和资源,《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引入中国近现代音乐发展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接入艺术中的辩证法,《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课则在文化建设及全球化部分接入音乐文化的发展问题。这些接引由于贴近了学生的专业,既使学生对思政理论有真切感受,又促进了学生的专业学习。四是强化实践教学。每门思政课都安排了实践学分,设计实践环节,思政课教师还与学工部等部门协同联动,积极参加暑期社会实践和专项社会实践,把思政课堂搬进海陆丰红场、西柏坡、虎门等历史现场。成功申报“上海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试点项目”,成功申报“上海高校思政工作队伍培训基地(研修中心)”,在湖南、江西、广东、浦东等地建设了一批思政课教学实践基地。

四、加强科研工作,有力支撑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近年来,“马院”发起举办了首届和第二届全国专业音乐学院思政课教学改革与协作论坛,今年还申报成功举办第十一届全国艺术院校思政课教学研讨会,上音经验在艺术院校得到了普遍认可。“马院”教师还积极申报市级科研项目和课题,近年来共承担市教委本部项目5项、德育决策咨询课题2项,德育实践课题2项,上海音乐学院思研会课题3项,一项目入选上海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择优出版计划,出版专著、论文集6本。“马院”教师徐宇宏的论文《寻求艺术类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精准教学之路》获第十届全国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讨会优秀论文二等奖,论文《融媒体时代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收入全国艺术院校第二届习近平文艺文艺工作重要论述研讨会论文集。

五、“马院”还跳出“马院”办“马院”,参与学校中心工作,积极发挥学生思政教育“第一堡垒”作用。与校党委宣传部联手,每月组织编写发布全校教职工政治学习材料,积极邀请校外名家来校作形势政策讲座,纳入全校政治学习菜单。“马院”教师积极参加学校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讲师团,开展宣讲工作。举办面向全院大学生、研究生和干部教师的思政人文综合素养类学术普及平台《翰博论坛》,每年举办6-8次讲座,邀请复旦大学等重要学术机构的专家教授来校开设大人文类讲座,拓展了我院学生的文化视野,促发了艺术生更宽广的文化兴趣,提升了上音学生的思政人文综合素养,也推进了校园文化建设,形成了品牌效应。

六、思政育人成效不断显现。学生学理论讲理论氛围不断形成,2018年11月,上音“红色因子”团队获首届上海市高校理论微课宣讲比赛一等奖;2019年10月,《接续奋斗七十载 同心共筑中国梦》荣获第三届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优秀奖。2019年6月,由“马院”教师为骨干主讲的“不忘初心、培根铸魂”音乐党课成为上海市“伟大工程”示范党课第一堂课,在《学习强国》等平台广泛传播。



6.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改革,拓展“中国系列”课程,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有条件的高校重点建设马克思主义学科。(2分)

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全员育人。启动编制学校“课程思政”《教学指南》。将党支部建在乐团、剧组,在艺术展演和社会艺术实践中开展“行走的思政课堂”,思政教育覆盖率达100%;探索思政课小班化教学,设立思政课实践学分;党委书记走进课堂开设《文化中国》系列课程,获市教委重点立项支持;本科教学坚持思政育人工作战略思维,有机融入政治认同、国家意识、文化自信、人格养成等重点育人内容。

一是深入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为深入学习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上海市《关于构建上海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的实施意见》文件要求,按照市教卫工作党委和市教委统一部署,我院于2017年制定并实施了《上海音乐学院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试点方案》。2020年,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上海市《关于深入推进上海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要求,结合三年来的课程思政实施情况,特制定《上海音乐学院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方案》,全面推进我院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以“溶盐入汤,全面覆盖,层次递进,凸显特色”为课程思政工作总体改革理念。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推进“全过程”、“全培养阶段贯通”、“全责任主体覆盖”的“课程思政”2.0升级。形成“1+2+22+49+x”的总体布局,专业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格局基本形成。推行全员导师制,所有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授课,德育要求全覆盖。制订实施《关于全面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实施方案》。校党政主要领导带头讲思政课。院长廖昌永以《聆听时代声音 精品奉献人民》思政公开课通过人民网等平台直播,在全国激发强烈共鸣,入选市教卫党委系统抗疫专题展览。学校还承担市级重点任务,编制“音乐与舞蹈学”课程思政教学指南;民乐系入选市级重点领航学院;学工部获批上海高校辅导员培训研究基地。上音学子多次在全国和市级大学生讲思政课比赛获奖。

二是大力开掘红色音乐文化育人富矿,成立中国红色音乐文化研究与发展中心,发起并连续举办两届中国红色音乐文化论坛,产出丰硕成果,《中国红色音乐文化传播研究》入选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百年红色音乐文化研究发掘工程”入选市文教结合项目;“中国红色音乐文化资源保护、开发与利用的对策与方案”入选2019年上海高校智库内涵建设计划,《百首红色歌曲背后中国共产党党史资源研究》被立项2020年上海高校德育理论研究课题。此外,还推出了专著《新四军音乐文化图谱》《军事斗争中的革命歌谣——中国工农红军音乐研究》、论文《红色音乐研究的学科理论与问题框架》《苏区歌谣民歌式传播中的差异及其解读》等一批学术成果。联手中组部3所干部学院及井冈山、中央苏区、遵义、延安等红色圣地高校共建“红色音乐文化育人联盟”,建立一批实践基地。

精心打造了《长征组歌》《英雄颂》等一批红色音乐原创作品。《春上海1949》被列为市教育系统、虹口区委宣传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特色项目。红色原创剧目《忠诚》被纳入《上海市文教结合2020年工作要点》。新时代版红色经典《长征组歌》引发业内外强烈反响和高度评价,新华社专门刊发新闻通稿,并在全平台播出整台演出实况录像;央视新闻频道、央视中文国际频道、央视音乐频道等专程从北京赶赴上海拍摄采访,央视《朝闻天下》栏目予以大篇幅报道;《光明日报》《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等追踪排演全程。演出还获得《音乐周报》等音乐专业类媒体重点关注。

三是在歌剧《贺绿汀》剧组试点的基础上,最近两年又通过《春上海1949》《长征组歌》等重大剧目的创排,进一步探索以剧组临时党支部为引领、文艺创排项目带动思政教育的艺术类院校思政教育模式,形成创作、排演、教学、学分认证等一套完整的思政教育创新机制。




7.定期开展干部师生思想动态调研或意识形态动向分析,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有效性。(1分)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教师思想状况是教师思想素质的一个重要反映,是教师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的基本保证。作为艺术类院校,上音的师生与普通综合性大学相比,有其鲜明的特点。  

学校定期开展师生思想状况调研,分析师生思想特点,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亲和力和吸引力和奠定基础和决策依据。同时,通过思想政治工作推进会等会议探讨和进一步推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举措、方式和效果,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019年,学院开展教师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召开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专项工作调研师生座谈,多维度、多节点、多形式进行调研排摸,通过抽样调查、教师访谈、青年教师座谈、与书记校长面对面等方式,了解和掌握教师队伍的思想动态和意识形态动向,及时回应学院师生普遍关心、关注的问题,明确学院在新形势下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将世情、党情、国情、社情、民情教育融入教育教学中,使学院师生更好地认清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引导教师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润物无声间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

我校教师的思想政治状况表现出稳定健康、积极向上的总体态势,在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对党和国家的道路充满信心,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同时,我校教师对教书育人的职业使命深表认同,在责任感的驱动下,普遍将奋斗前行与甘为人梯作为人生价值所在,争做育人先锋。

2020年,学校党委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做出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教育部、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在市教卫党委、教委指导下,统揽全局、科学防治,调研教师群体在疫情防控期间的思想状况,领导各级党政干部坚守岗位、靠前指挥,做到及时发声指导,及时掌握情况,及时采取行动。我校教师群体整体情绪平稳、心态良好,时刻关注疫情防控动态,积极响应号召、提升在线教学能力,做到防疫育人两手抓、守岗尽责显担当。



8.规范哲学社会科学报告会、论坛、研讨会、讲座、印刷出版、广播电视、原版外文教材引进和使用的审核管理制度,把握意识形态阵地的正确思想舆论导向。(2分)

党委常委会专题研究意识形态工作。2019-2020年,党委常委会对期刊管理、互联网直播规范管理、学生社团排查和整顿治理、出版管理、网络舆情应对处置等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

我院制订完善《上海音乐学院举行形势报告会和哲学社会科学报告会、研讨会、讲座、论坛管理办法》,按照“谁主办、谁负责,谁审批、谁监管”的原则,实行哲学社会科学类报告、研讨会、讲座、论坛等“一会一报”制,强化活动审批,做好场地、人员、内容管理。我院出台《上海音乐学院教材选用管理办法》,严把教材选用关,优先选用国家级、省市级优秀教材或国家级省市级规划教材。

2019年学校成立出版工作委员会,对我校出版阵地、出版物和出版活动进行集中统一领导,宣传部承担委员会办公室工作,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上海音乐学院出版工作委员会章程》《上海音乐学院出版工作委员会工作经费管理办法》《上海音乐学院出版资助基金管理办法(试行)》等系列文件,讨论了出版工作委员会2020年度工作计划、出版资助项目课题指南及重点出版选题。开展校内期刊和新媒体梳理工作,制订实施《上海音乐学院期刊管理办法》《上海音乐学院互联网直播管理办法(试行)》。开展各系各部门网页面更新的专项检查,官网更新频次明显加快,整体面貌发生较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