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伊始,在于清老师的带领下,我系开展了以“国歌用心唱”为课题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各年级分工明确,通过查找资料,咨询任课老师,小组讨论等方式研究国歌的社会历史背景、音乐结构特征和文化意义内涵。经过两个月的准备,本周三下午的形式政策课上,我系一至三年级的同学们进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课题汇报。
首先,大一的张斯悦、蒋君毅、张雨欣同学带来了“国歌的诞生”这一课题展示。他们从义勇军的诞生开始说起,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和国内外局势,向大家讲述了《义勇军进行曲》从电影《风云儿女》的配乐至终定为国歌的曲折历史。
为了让同学们更直观地感受到当时的历史氛围,大一同学们还精心准备了短暂的情景剧,再现了1949年9月27日政协筹备小组就“义勇军进行曲是否定为国歌” 展开讨论的会议场景。他们生动的表演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增添了同学们的学习乐趣。
尽管大一同学们稍显青涩,时有不够严肃,但仍然能感受到他们主动学习研究的热情,他们认真的态度和新奇有创造力的想法都值得点赞。期待他们下一次的精彩表现!
随后,大二的同学们从音乐本身的角度给大家解读了国歌为什么能成为国歌。他们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分析了国歌的风格类型、旋律特点、曲式结构等等,让同学们明白国歌之所以那么振奋人心的缘由。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大二的刘墨艺和韩张子懿一人在讲台上,一人在钢琴前,现场为大家示范《抗敌歌》、《国际歌》、《游击队歌》等与国歌具有相同时代背景、相近写作手法的作品片段。这种方式很好地结合了我们的专业所长,使大家对于国歌、对于那个时代的中国音乐创作有了更为直观、全面的认识。
最后,是由大三年级同学分享他们所做的收集与研究:关于国歌诞生的时代意义以及对我们当今的影响与启示。大三的秦招远同学在汇报中首先参考李国才先生所著的《国歌的诞生》一书中相关内容,分析了国歌的精神内涵,并进一步挖掘了国歌的现实意义及思想内涵。
之后,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的“五四”讲话,他分析了国歌的现实意义以及对于作为在校大学生的我们的启示。“青年人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大家脚踏实地走好当下的路是最重要的。同时也应当看清自己的前进方向,以我们的专业钢琴演奏为第一要务,专注于为大事做准备和积累的小事。
为了让同学们对国歌有更全面具体的认知,我系学生会特别邀请了声歌系一年级的陶梦琦同学,与我系秦招远同学合作为大家带来与国歌同时期的声乐作品《长城谣》和《黄水谣》。大家沉浸在两位同学的乐声中,似乎能感受到一个世纪前的人们是怎样用布满伤痕而又跳得火热的心发出自内而外淌出坚贞民族气节的呐喊。
之后的表演,是由我系大一李子依朗诵,大三秦招远钢琴伴奏的诗朗诵《黄河颂》。李子依同学饱含深情的诵读声在钢琴声的衬托下更富有感染力。这首极具代表性的作品,同国歌一样,其蕴含的历史与精神内涵,绝不会因为时代的变迁而过时。相反,我们在今天,在当下,更加需要发扬这些宝贵而伟大的精神。
最后,全体在场师生起立,齐唱国歌。经过了如此全面而深入的认识与探知,这也许是大家唱国歌最有感触的一次。
在活动结束之后,我院学生处副处长张卓老师为我们进行了点评。
张老师首先充分肯定了这次汇报会专业性强,主题鲜明,形式丰富,极具特色,她自己也深受启发。在由我校主办的“中国近现代音乐——音乐人与爱国情怀学术研讨会”上,上海师范大学苏志良教授与中华书局王亮编辑合作发表的《<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历程再探》,与我们这次的课题讨论不谋而合。
之后张老师为我们进一步解读国歌的创作背景。上海作为当时的远东金融中心,强大的经济实力有力带动文化繁荣发展:民国时期80%的电影在上海制作,全国10%的电影院开在了上海。加上“九?一八”事变过后,抗日救亡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正如大一同学介绍的那样,当时上海有好几支义勇军队伍,后来发展到几十支,他们直接奔赴前线,在战场上发挥重要作用。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义勇军进行曲》诞生在上海,是偶然但更多的是必然。
然后,张卓老师回到这次活动本身,告诉我们每次准备的过程,都是养分的吸取,我们从积累的经验,学到的技能,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都会大有帮助。更进一步,作为青年学生的我们应该与时代大发展同心同向,用心准备好每一件大事。而事实上,准备小事的过程就是大事。
最后,张老师再次称赞道,我们此次汇报的专业性丰富性是国内少有的,希望我们更好地发挥我们的专业特色,将今后的各类活动越办越好!
这次汇报活动期间被大四的几位学长学姐代表打断,他们在刚刚完成大学最后一场专业考试后,自发地向所有老师献花表示感谢。在得知于老师在组织此次汇报活动后,他们来到我们的汇报现场,代表全班同学向指引、帮助、陪伴了他们四年的辅导员老师表达了感激与敬意。于老师显然是被突如其来的意外所感动,她与大家拥抱着,不觉中已热泪盈眶,在场的老师同学们也都被深深感动着。大家在学习国歌所包含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同时,也意外地接受了学长学姐们身体力行的感恩教育。
此次汇报活动和大家平时的琴房练习是完全不同的学习形式,同学们都在这次汇报过程中学习、收获、感悟了很多。大家以国歌为指向为激励,将爱国精神与民族气节传承与发扬;同时以毕业班的学长学姐们为榜样,懂感恩知回报。“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愿大家在今后的学习道路上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