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10日,上音原创歌剧《一江春水向东流向东流》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音乐厅成功上演。师生们自八月以来便紧锣密鼓地进行排练,共计有200余名演职人员参与排练、制作和演出。
音乐会版的《一江春水向东流》,虽仅演绎唱段,但在上音青年歌剧团青年演员们的演绎下,生动地刻画出了剧中人物形象。在青年指挥家林大叶带领下,上音合唱团与上音交响乐团默契配合,使观众们能强烈地感受到其故事完整性与主人公的心境变化。
序曲开始,合唱团袅袅吟唱“泪流一行成为一条江,流过脸颊流过山岗……”预示着悲剧结局,引人入胜。第一幕末尾,于素芬的咏叹调《睡吧,睡吧,我亲爱的宝贝》,令一个孝顺、贤惠、坚强的母亲形象跃然于台上,令人动容。随着剧情推进,重唱的恰到好处的运用,使得主要人物的情感矛盾与纠葛,达到一种无法遏制的跌宕。第四幕张忠良与王丽珍的二重唱《求你,求求你原谅我!》更是将全剧推向高潮,而此后以于素芬自杀前的唱段《谁看到我的丈夫》作为结束,悲剧结局令人唏嘘,同时也引人深思——在那个混战的年代里,究竟有多少被利益冲昏头脑、抛妻弃子的现代陈世美,毁了多少人的人生轨迹,但一江春水向东流向东流,一切发生后时间与感情如春水流出,无法挽回……一曲终了,现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此次演出,得到了院领导的高度重视,院党委书记、院长林在勇9日白天还在北京开会,不辞旅途劳顿于当晚8点赶到东方艺术中心,观摩了下半场的演出。演出结束后,林在勇上台慰问全体演员,勉励同学们在攀登艺术的高峰时要再接再厉。
《一江春水向东流向东流》改编自同名电影,全剧以张忠良由善变恶、不断堕落的蜕变与于素珍的贤惠坚强两条线索,同时推进,反映了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在抗战中的苦难与抗争。改编后的歌剧,由作曲家郝维亚作曲,罗周、喻江任编剧。这部歌剧同时也饱含着周小燕先生的一番心血。周先生一直希望“打造一部真正能走遍全国、走向世界的中国原创歌剧,在审阅了上百个题材后,最终锁定《一江春水向东流向东流》,对编剧、作曲、演唱、伴奏、舞美等进行全方位指导把关,以98岁高龄亲任艺术总监。2014年,《一江春水向东流》作为第十六届上海国际艺术节的开幕大戏首演,男中音廖昌永领衔出演张忠良一角,男中音杨小勇、女高音黄英、女高音李秀英、女中音杨光、男高音韩蓬等歌唱家参与其中。该剧以其结构丰富完整,音乐上将传统的调性语言与中国观众的欣赏习惯相结合的艺术性,引发社会强烈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