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音师生在艺术歌曲比赛中取得佳绩

发布时间:2014-05-30浏览次数:1078

        近日,“第二届全国高等专业艺术院校艺术歌曲比赛(德语)”在北京举行。我院声歌系周正教授的两名本科学生陈予佳、孙卓汉代表上海音乐学院参加了本次比赛,并分别取得了女声组第一名和男声组第二名的好成绩,周正教授获得 “优秀教师奖”,艺术指导朱和老师获得“优秀钢琴伴奏奖”,为上海音乐学院赢得了荣誉。  
        本次比赛由中央音乐学院主办,同时这次比赛也得到了德国大使馆的大力支持。主题是德语艺术歌曲,选手将演绎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瓦格纳、门德尔松、舒曼、勃拉姆斯、施特劳斯等著名德国或德语作曲家的作品,比赛选手来自国内专业艺术院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评委由国内九所音乐学院和六所艺术学院声乐系教授、知名歌唱家以及部分外籍专家组成。比赛要求每位选手要准备七首以上的曲目,近200人通过初赛录音审听环节后再赴北京参加复赛、决赛两轮角逐来争夺本科生和研究生组的各个奖项。可以说本次比赛从比赛赛制、参赛选手水平和评委阵容都代表了国内的最高水准,能在这样的比赛中获奖充分说明了选手和指导老师的实力。
        艺术歌曲是声乐艺术殿堂中的一颗明珠,歌词大多采用著名诗人的优美诗句,特别注重伴奏在歌曲中的艺术地位,是一种音乐与诗歌高度融合的声乐体裁。虽然和歌剧同属于美声唱法,但是两者在发声方法、表现方式、艺术内涵上都有很大区别:艺术歌曲使用的音域以中声区为主,音量适中,大量使用轻声、半声、弱声、假声技术进行音色转换和对比。注重语调韵味的细致性,歌唱声音与伴奏音乐部分高度融合,情感表达含蓄内在,以抒情性为主,要求演唱者具备敏锐的情感控制和转换能力。在歌剧表演中,歌剧演员可以借助剧情和舞台表演以及服装、道具、灯光、布景等等一切手段来丰富自己的演唱甚至掩饰自己演唱中的不足。而在演唱艺术歌曲中,演唱者进行艺术表达的主要手段就是自己的声音和相应的表情以及少量的肢体语言,因此对演唱者的音乐修养和文学修养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德语作为一门小语种,其语言发音也对演唱者提出严峻的挑战,许多发音都和中文有很大区别,尤其是德语中辅音较多,演唱者要特别处理好德语抑扬顿挫的韵律与艺术歌曲旋律线条以及美声唱法要求的声音连贯之间的关系。
        周正教授1985年毕业于我院声乐系本科班并留校任教,同年赴美国伊利诺大学留学,获得声乐硕士学位后又进入奥地利维也纳舒伯特音乐学校学习深造,师从数位著名声乐大师:Hans Hotter,Elly Ameling,Walter Berry等,对艺术歌曲,尤其是德奥艺术歌曲有着极为深入的研究。2006年9月周正教授回母校任教后专门开设了艺术歌曲课程,重点讲解德语、法语、俄语艺术歌曲的语音、歌唱技巧、艺术风格、舞台表现等方面的知识,并在校内外定期举办艺术歌曲音乐会,在业界得到了广泛的赞誉。本次上海音乐学院的两位参赛选手在周正教授的精心指导下,以精准的发音,纯正的语言、音乐风格的把握,极佳的乐感与艺术修养获得了国内各大音乐院校声乐专家和外籍评委的肯定。
 

                                                                                                                                                (声乐歌剧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