撬动纵向跃升、联动横向协同

时间:2023-12-09浏览:10

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统一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安排,融入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这是一个既包含客观规律性探索,又内蕴价值探索的道路。

更新与完善

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同时立足于中国的文化和实践,致力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历史根基——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它所建构的现代文明,不仅包含社会主义因素,也包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

从使命宗旨来看,《尚书》中很早就提出“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思想,强调政在养民、民生为国家之根本,体现了敬德、重民的理想内核。在儒家仁政思想中,还包含了丰富的庶民、富民、教民主张。这一传统民本思想,为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的确立提供了宝贵思想资源。

活力之源——

中国式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结果,不仅具有基于中国国情的鲜明特色,也是对中华文明价值理念和智慧的继承与创新。

就政治理想而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包孕的天下情怀与“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等传统理念文脉相通,强调和谐共生、合作共赢。中国人还有“从善如流”的优良传统,善于吸收来自其他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与智慧。

就革新意识而言,《诗经》中即有“周虽旧邦,其命惟新”的表述,《礼记》强调“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易经》进一步阐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创新思维,为改革创新提供不竭的智慧源泉。

就思想智慧而言,《周易》提出“三才之道”,认为天地人之间存在普遍的联系,继而产生了“天人合一”观念。面对改革开放这一系统工程,中国共产党一步步拓展形成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丰富和完善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

交流互鉴——

中国式现代化对于世界文明形态的多样化发展意义重大。

一方面,延续古老文明。中华文明不仅孕育了儒家、道家等影响深远的思想体系,还将西域传入的佛教内化为本民族文化的重要构成。儒释道作为中华文明的精神主体,滋养和涵育了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

另一方面,形成交流互鉴态势。中华文明具有的内在否定、内在超越品格,在面临生存危机时会展现出开放、包容、融合能力,激发自我更新、自我完善的动力。近代以来,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基础上形成的中国经验、中国样本,体现了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揭开了文明交流互鉴新篇章。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一方面,吸收异域文明的营养,可以增强本民族文明的活力和生命力;另一方面,借助“反弹琵琶”,在文明对话比较中可以发现自身文明的不足,从而加以改进、改善,还可以使人更为客观理性地看待自身文明的特性、地位和价值。

因“合”而“和”

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源泉。

回顾历史,人类社会按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信息化文明依次递进、上升发展的一般规律演进,但各民族的历史积淀、生产力水平不同,演进路径并不完全相同,由此形成了文明演进的多样性。同时,人类文明的本质规定了其发展目标必然是追求社会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满足多样性需求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多样性需求必然导致文明的多样性发展。

比较而言,西方现代化在起点上以掠夺、侵占为重要特征得以实现原始积累,在发展上以货币霸权、军事力量和意识形态等形成组合力量,事实上形成了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模式。它是以物质现代化为核心的主导逻辑,在创造工业文明和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逐渐暴露出物质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弊病。

与之相伴,早期现代化理论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分析缺陷。

比如,理论模式与事实之间的矛盾,即以对西方国家现代化过程和经验的总结来套用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常常难以解释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所遇到的种种问题。

又如,对传统和现代两个概念及其关系的理解过于简单和抽象。传统和现代并非对立的两极,传统、现代以及现代化过程都不能脱离具体的时空条件。

再如,缺乏对现代化的本质以及现代化过程在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之间差异的分析,也缺乏对绝对现代化与相对现代化差异的分析。

伴随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我国学者就进一步把握现代化的本质提出了新见解,强调现代化是一个“目标集”概念,对现代化的追求是一个全面过程,包括数量特征、质量特征、形态特征等。

所谓数量特征,特指通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城市化程度、预期寿命等数据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现代化水平;所谓质量特征,包括通过经济质量、生活质量等来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现代化质量;所谓形态特征,包括通过城市建筑、道路交通设施、公共场所和绿地等来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现代化程度。

由此观之,中国式现代化不提倡跷跷板式的竞争、排斥和选择,而是共赢,是美美与共,是因“合”而“和”。基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宏大理念与目标,撬动纵向跃升,联动横向协同,最终推动系统性迭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原载于2022年12月20日《解放日报》,作者分别为上海音乐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华东理工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