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最后一缕阳光从金延安的钟鼓楼上消失,延河河畔的延安保育院剧场里就响起了乐声。7月19日晚,上海音乐学院新时代版《长征组歌》全国巡演·延安站就在这里上演。
这是一次特别的演出。
当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廖昌永在观众席站起来,与台上的师生一起唱起“风雨侵衣骨更硬”时,演出达到了高潮。除了惊喜现身的廖昌永,当天演出还汇集了一批上音艺术家,他们的气度从容,情感真挚丰沛,声音自然而然带有画面感,现场的掌声也呈现出了观众的触动。
廖昌永惊喜现身观众席
当晚的演出阵容中不仅有来自上海音乐学院的师生,还有来自延安大学的师生。每到一个巡演地后,与当地的大学进行联合学习,合排《长征组歌》是此次《长征组歌》全国巡演的特色之一。历史上,上音和延大之间有着亲密的革命渊源。抗战时期,一大批上音爱国青年奔赴革命根据地,在鲁迅艺术学院任教,最终培养出大批文艺骨干。
记者留意到,现场舞台布景设计别具一格。延安保育院原为剧作《延安保育院》设计,在保留原设计的基础上,剧组在场景设计视觉上利用了颇具有陕北文化的特色元素,这些特别的设计也让学生们印象深刻,此地此景让人更容易进入到歌曲的情感当中。
延安大学教师杨茜和上音名师黄英(从左到右)
对于延安人来说,《长征组歌》并不陌生。在这片与众不同的红色圣地上,红色经典歌曲已经成为一代代人的青春记忆。近年来,多个合唱团在延安唱响这组经典乐曲,而在更早之前,其中的《到吴起镇》等片段已经成为当地歌咏比赛的经典曲目。
前来观看演出的王阿姨清楚地记得,自己曾在1993年和1998年工厂举行的比赛中演唱了《到吴起镇》。时隔20多年在剧场里听到这首曲目,王阿姨说自己“激动地不知如何形容”。
观众在演出前阅读《长征组歌》材料
要唱好这样的歌曲,需要的绝不仅仅是技巧,“功夫在诗外”。
上音的师生们提前达到延安后,并没有直奔剧场,而是在当地开展了“主题党日”活动。当他们在延安长征主题铜雕前重温入党誓词,历史掀开自己的面纱向她们投来一瞥。上音学生、预备党员张丁告诉记者,曾经那些历史课本上的人就和自己一样站在这里,他觉得“光荣”。
八十多年过去,延安城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楼耸起,窑洞成为一种景观,车辆川流,双拥大道夜晚灯光如昼。山河面貌虽改,仍有怀古凭吊之处。
上音师生在宝塔山
当上音师生登上宝塔山,眺望清凉山、凤凰山,俯瞰延河水向南缓缓流过,他们就很难忘记《延安颂》里的歌词“夕阳辉耀着山头的塔影,月色映照着河边的流萤”;当他们坐在鲁艺旧址的演出礼堂里,听到冼星海谱曲故事,看到复原的小茅屋,他们在唱起《黄河大合唱》时,就再难忘记用生命的力量呐喊的感觉。
“对于我们来说,真的很难再去想象当年的场景”, 从重排起就进组的李文妍是95后,剧组里还有很多00后。但重温历史给她带来了一种感觉,“对于我们来说,历史是清晰的,但当时的人们他们不知道前方是什么”。在演出中,这种的感觉帮助她找到了《长征组歌》中的情感变化,也在半年多来的排练中渐渐改变着她,“以前是很沉不住气,现在会觉得要坚持做一件事”。
上音名师在演出现场
历史会在个体的身上留下烙印,也让学生明白歌唱的意义。“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当上音师生在延安的革命遗址唱起红色经典,学生们发现围观的人也在唱。同处一个历史时空,歌唱是在场所有人共通的表达方式。张丁感叹,“我们在唱,他们也在唱,这不就是我们文艺工作者应该做的事情嘛。”
“不同年代的人唱《长征组歌》感觉很不一样”,张丁看过60年代的演唱版本,“他们穿着军装唱,你能感觉到他们长征的经历是他们生活、身体的一部分,他们演绎的时候就是在演绎生活,我们学生的这一版是致敬,也是接力”。
一路走、一路学、一路演,在这堂上音特色的行走的思政课上,学生们用一种在地的行动接触校园外的世界和广阔的历史天空,在艺术技巧之外,丰沛情感 ,担起属于自己的时代责任。
上海音乐学院党委书记徐旭说,“广大青年学子共同以红色经典诠释长征精神、传承延安精神、感悟建党精神,是向缔造新中国的无数先烈致敬,更是青年一代激发磅礴力量、奋进新时代的呐喊。”
延安听到了他们的呐喊,也向他们回应,“这样的红色经典,应该多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