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演绎汤显祖的故事。
自今年9月在汤翁故乡江西抚州首演后,经历近三个月修改和打磨,上海音乐学院原创音乐剧《汤显祖》得以与沪上观众见面。11月19日起,《汤显祖》在美琪大戏院连演5场。在汤翁逝世400周年之际,这部原创音乐剧,是向这位中国古代戏剧大师的一次致敬,也是对音乐剧中国美学和中国风格的一次探索。
上音原创音乐剧《汤显祖》沪上首演
回归中国传统彰显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核
《汤显祖》的编剧和演员,都由上海音乐学院学生担纲,这些新生力量身上承载着中国音乐剧的未来。编剧陆驾云是上音戏剧与影视学专业在职研究生。经过大量文本研究和对汤翁故乡的实地探访后,陆驾云将汤显祖真实的人生经历和他的作品“临川四梦”嫁接在一起,呈现了不为人熟知的汤显祖坚守理想、矢志报国的人生。故事延续到当代,一群玉茗堂戏校毕业的学子正排演汤翁戏剧。双重戏中戏的结构,让故事变得更加丰富。陆驾云的毕业论文研究百老汇概念音乐剧鼻祖史蒂芬·桑德海姆。她认为,我们在学习和借鉴百老汇音乐剧的创作理念、制作方式以及市场营销策略的同时,更要回归中国传统,彰显自己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核,创造出可以唤起中国观众共鸣的作品,足以经历时间检验的作品。
本剧采用“戏中戏”的双重结构,把今人如何解读汤显祖融入剧情。
扮演汤显祖的王博文,今年刚从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戏剧系毕业。9月在江西抚州首演的间隙,王博文去了一次汤翁墓地。他一边听着手机上播放的《汤显祖》曲目《无古无今》,一边读着汤翁墓碑上的字,这才觉得与汤显祖这个古人的距离这么近,汤翁的文学理想和人生境遇都变得那么真实。王博文在河南长大,有豫剧功底。他说:“中国音乐剧要找到自己的风格,很直接的方式就是从历史和传统中去挖掘题材。我们有那么多珍贵而丰富的传统文化,值得继承和创造。”
汤显祖与吴氏分别
汤显祖早逝的妻子吴氏,在剧中是真善美的化身。扮演吴氏的王梓庭,迄今为止的表演实践,大多都是外放的百老汇音乐剧角色。第一次演一个内敛的中国古代大家闺秀,对她来说充满挑战。为此,她接受了昆曲训练,在表演和演唱上,通过接续传统寻找突破。
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讲述汤显祖的故事
汤显祖一生几段重要的经历,巧妙植入他的“临川四梦”。
上海音乐学院教授、鬼才作曲家徐坚强为《汤显祖》创作了30首风格多元的音乐作品。他将《汤显祖》的音乐风格归纳为“三风”,即古风、戏风、现代风。这些曲子里,你能听出昆曲、评弹、淮扬戏等传统戏曲的韵味,还有汤显祖同时代的傩戏、宜黄戏的影子。而爵士乐、迪斯科、说唱等现代音乐符号的运用,许多唱段朗朗上口,又让人耳目一新。徐坚强说:“到了我这个年龄,从不懂到懂,又回到了不懂,从心所欲。我希望用更多新的尝试,去打破中国音乐剧的瓶颈。”
汤显祖赶考
这些曲目的唱词,由上海音乐学院院长、《汤显祖》出品人林在勇操刀。他说,汤显祖的作品历来以文辞华美为人称道,他最反对文辞因曲牌格律的拘限而去削足适履。因此,《汤显祖》的唱词文白相间,既体现中国古典诗词之美,也力求消除观众的欣赏障碍。
此外,《汤显祖》的舞美和服装,也都在汲取传统中国美学的基础上,结合了诸多时尚元素。舞美设计林克华长期活跃于国际戏剧舞台,一景到底的舞台以不变应万变,多媒体影像的运用引导观众去想象、去做梦。而演员们的服饰,更是在古典水墨风格中,融入了大胆而鲜明的设计,让人印象深刻。
修改后的《汤显祖》,增加了玉茗堂戏校的戏份,让戏剧冲突在当代得到延续,希望带领观众从当代视角回看汤显祖一生,拉近作品与观众之间的距离。林在勇说:“在创作之初,我们就确定了一个宗旨,要符合年轻人的口味,使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去讲述汤显祖,而不是打造出只能演一两次就束之高阁的剧目——好的艺术,应该让尽量多的人喜欢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