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乐评】伟大“圣团”堪配英雄城市

时间:2015-05-15浏览:1554


    王丹
  5月7日夜晚,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音乐厅,指挥亚历山大·德米特里耶夫携圣彼得堡交响乐团为上海的听众奉上了一台精彩绝伦的“俄罗斯风”音乐会。
  音乐会以“俄罗斯民族音乐之父”格林卡的歌剧序曲《鲁斯兰与柳德米拉》拉开帷幕。这部充满东方神秘情调的俄罗斯歌剧,其令人迷醉的万花筒般的色彩对比,在简短紧凑的序曲中得以凝练。伴随着果敢鼓点的和弦式短引之后,弦乐齐奏出旋风疾驶般的旋律,迅速转向光辉灿烂的第一主题——勇士的英雄形象,这是被作曲家称作“突飞猛进速度”的主题,也是英勇的俄罗斯民族的真实写照,它在序曲中占据绝对优势,即便是柔情的第二主题——勇士的爱情主题,也与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充满豪情、爽朗直率。序曲已令我们感受到“圣团”弦乐的驾驭能力,无论是演奏第一主题的高音弦乐,还是展现第二主题的低音弦乐,无不轻快潇洒,优雅自如,音色纯美如同碧玉,明净通透,丝毫没有拖沓沉重之感。序曲的英勇主题及乐观基调为之后的《“列宁格勒”交响曲》做了有力铺垫。
  长达80分钟的肖斯塔科维奇《第七交响曲“列宁格勒”》是音乐会的核心曲目。交响曲犹如波澜壮阔的巨型画卷,向我们展现了二战期间列宁格勒城所遭受的磨难。1941年,德国法西斯无耻地撕毁《苏德互不侵犯协议》,大举入侵列宁格勒,并扬言“要将列宁格勒从地图上抹去”,苏联人民被迫奋起抵抗,掀起伟大的卫国战争。作曲家在德军长驱直入之际写下了这部交响曲,起初曾为四个乐章分别写下标题:战争;回忆;祖国的辽阔大地;胜利。这些标题是理解交响曲内涵的重要纲领。
  第一乐章是整部交响曲的缩影,表现温馨的和平生活惨遭战争蹂躏。主部主题是刚毅严峻的俄罗斯式旋律,刻画了勇敢的前苏联人民形象,副部主题描写了夏日的和平生活,仿佛一首夜曲,夜幕降临,平静安详。在这宁静的夜晚,敌人却隐秘进入,一个来自古老的普鲁士军歌的曲调悄然进入,最初仅在小军鼓低微的敲击声中依次用长笛、双簧管和大管的柔和音色奏出,仿佛是纳粹军队的察言观色、伺机行事,随着长号、小号等铜管乐器的进入,持续不断的小军鼓力度加大,及至乐队全奏,敌人已凶相毕露、飞扬跋扈,“抵抗”主题进入,与“入侵”主题形成针锋相对的态势,愈现敌人的面目狰狞、丧心病狂……经过“入侵”主题及其一系列变奏,乐曲推向了展开部高潮,只听得鼓声隆隆,木琴萧萧,弦乐有条不紊地有力攀升,铜管乐声嘶力竭地“嘶吼”着,好一派金戈铁马、硝烟弥漫的战场景象!在音响尖锐到令人眩晕之时,战争陡然终止,大管孤独地低吟着苍凉的曲调,将音乐带入再现部,主部主题由弦乐奏出,不复原先的刚毅坚定,而是温柔、抒情,缅怀性质,牺牲者的面容沐浴在细细的金色光辉中。
  第二乐章和第三乐章的乐曲情感基调与传统做法截然相反,第二乐章是谐谑曲,弦乐主题轻盈动人,富于舞蹈特性,第三乐章则是庄严高尚的柔板,乐曲伊始尤为引人注意,两架竖琴与圆号、木管组联袂演奏出类似管风琴的音色,纵向浓密的和弦织体有着多声部圣咏般的效果,犹如高耸入云的教堂尖顶,象征着永不摧毁的信念,巍然屹立。
  第四乐章运用自由的三部曲式写作,首段仍是对战争的回顾,作曲家丰富多样的配器手段向我们呈现出又一个惊心动魄的鏖战景象;中段缓慢的“萨拉班德”舞曲体裁营造的是沉痛的葬礼行列,生者对死者的怀念哀悼;末段代表着“走向胜利”的主题在铜管乐和打击乐的庄严行进中,无比辉煌、威严、豪迈,在乐队全奏的巨大音响中昂首挺进,走向胜利与和平。
  现场的听众被这强烈的音乐所感染、感动和震撼,74年前的那场战争仿佛又在眼前,身临其境。“圣团”的魅力我们亲身体验到了!弦乐强大的掌控力,张弛有度,铜管乐勇武有力的推动力,摄人心魄,虽然偶有瑕疵,却也无损整体效果,打击乐极其出色,第一乐章中部小军鼓自“极弱”到“极强”的渐进,铜钹在几次乐曲高潮时的碰击,都是点睛之笔。乐团的每一件乐器都具有“人性”,怀着热烈的敬爱之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作曲家及他们自己对列宁格勒城的钦佩和骄傲!我们不难理解,有着这样情怀的演奏员,当年的列宁格勒广播交响乐团,是如何在满目疮痍、遍地饿殍的战争废墟中,激励城市重新崛起,激发人民重建生活的信心。
  指挥亚历山大·德米特里耶夫是乐团航向的领航者,虽年届八十,身手却异常矫健,率领着这近百人的庞大乐队,一个点指,一个挥手,一个扫臂,气势磅礴、深邃沉着、轻快雅致……尽在他的手掌间,一切是那么驾轻就熟,举重若轻。
  两首返场曲同样令人叫绝,巴赫《第三乐队组曲》中的“咏叹调”,交响乐队竟然轻而易举地表现出巴洛克式室内乐队轻透明澈的音效,几乎是瓦格纳式的格拉祖诺夫舞剧《雷蒙达》选曲,浓烈厚重、热情洋溢,在短短几分钟内再次把听众情绪推向激荡的高峰,正与静谧安详的巴赫形成对比。
  英雄的城市,必须拥有如此伟大的“圣团”。(作者系上海音乐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