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5月11日 03 :国内·文化 稿件来源:解放日报
南楼、音乐厅、图书馆……昨天,一人高的蓝绿相间地点指示牌树立在校园各处,提醒每个走进上海音乐学院的人,“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迎来2015首届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开放周。在接下来一周,市民将有机会聆听名师讲座,观看乐队排练、现场教学,获得音乐家一对一指导。目前,40个项目已全部预约满了。
上午10时,图书馆学术厅,上音副院长杨燕迪教授的讲座《交响乐在中国——百年世纪回望》迎来第一批市民。在播放一段维也纳交响乐团在金色大厅演奏中国作品《北京喜讯到边寨》视频后,杨燕迪以“滥觞与探路”、“开放与接轨”、“个性声音”等为线索,介绍从萧友梅《哀悼进行曲》到《梁祝》、《春节序曲》等中国民族交响乐原创作品背景,指导大家如何赏析。
上海交大员工孙月霞是开放周第一位预约市民。她预约了2个项目,其中之一就是《交响乐在中国》讲座。“我对交响乐了解不多,一直觉得它是精英艺术,普通大众想听懂交响乐,需要引导讲解。”
讲座结束,观众聚拢在上音中央空地,聆听铜管五重奏微型音乐会,家长指点孩子辨认乐器,少年随乐声轻轻摇摆。五位上音学生身穿黑衣,演奏起《盛典时刻》。阳光明媚,春风吹拂起乐谱,领队老师赶紧上前重新夹好乐谱纸。她告诉记者,同学们经常有演出邀约,但在校园进行露天公益表演屈指可数,“打破校园围墙,让更多人感受音乐魅力,我们特地选择节奏性强的爵士乐曲。”
13时30分,上音琴房迎来当天最特别的项目——市民公益音乐课堂。昨天率先推出的是器乐及声乐小课,上音老师首次为市民一对一授课,囊括钢琴、小提琴、古筝、古琴、二胡、竹笛、琵琶等。每节课45分钟,全免费。13时刚过,古琴老师杜思睿抱着琴走进琴房,开始调音。从事历史文化研究的宾慧中,是杜思睿迎来的第一位学生,“我没有基础,但喜欢古琴,听了3年多,这次想上手试试。在上音能享受一对一辅导,实在太幸运了。”昨天下午,杜思睿先后迎来4位学生,教学持续到17时。
音乐开放周结束后,“市民公益音乐课堂”将持续下去。每周日,乐迷有免费享受上海音乐学院优质教师资源的机会。上海音乐学院党委书记林在勇表示,“我们将发挥专业优势,引导更多人欣赏音乐,爱上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