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音乐的高尚在于让百姓受益

时间:2015-05-14浏览:1060

    

“微型音乐会”现场 本报记者 郭新洋 摄

                       

    上午,春光明媚。正在举行的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迎来了2015首届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开放周的首日。 

  10时不到,入校的百姓排队取好节目单,查询后,就分散在古木参天的校园之中……循着嘹亮高亢的铜管乐声,记者与事先网上预约,来自全市各个区县的三四百位男女老少音乐爱好者,先找到了位于上音中一楼休息厅的“微型音乐会”,几位铜管乐手正在吹奏欢快的乐曲。 

  市民热情而有序 

  与以往群文活动热闹非凡的气氛不同,今天抵达上音校园的百姓都文雅有序。一来大多是家庭型观众,大人带着孩子需“言传身教”;二来大都是对古典音乐心怀崇敬的人们,安静聆听。他们前往微型音乐厅,自动贴墙、贴边站,静默观赏,偶尔有人拿出手机拍照,也不出声。难得有小孩子想跑动,立刻有家长出来把他们拉回身边,以动作制止。 

  预约已满待后补 

  据校方统计,向市民开放的音乐会、演奏排练、课程讲座、硕博士答辩会等共计可以接受1000多名市民预约,平均每场在30人左右。目前已经全部约满,如有人放弃,可以期待候补名额。为满足更多市民参观需求,上音特地设置了几个免预约的活动,除了定时举行的微型音乐会之外,还有校园广场上的成果展,也展示了各大名家、校友的硕果…… 

  10点开始的上音副院长杨燕迪教授的讲座《交响乐在中国——百年世纪回望》是今天“开放周”重头戏。不少市民早早来到学术厅前,与杨燕迪教授讲座的海报“合影”。首位预约成功的市民,是来自交大医学院的教师孙月霞。她在广播中听到此事后立刻上网预约。这位30出头的知识女性谦虚地表示:“文化素养不够高,只是在读小学时被学校组织去听过一场交响音乐会《动物狂欢节》,所以来补课。我首先应该感谢上音——这句话你们一定要放在开头!”这位出自医学院的音乐爱好者还补充道:“我们医生是医治病痛的,而音乐是可以医治精神上的病痛……” 

  回馈市民是本职 

  从今天起至16日的一周内,上音的每一幢教学楼,都会向市民免费开放。这种开门办学、回馈市民的做法,在海外挺常见,但是在国内艺术类院校,还是第一次。上音党委书记林在勇表示:“音乐的高尚在于让百姓受益,回馈市民是我们的本职。”当音乐真正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之中,美好的人就在美好的环境中享受美好的事物了。随后,杨燕迪教授开讲。他首先请市民们欣赏一曲管弦乐奏出的民族之声《北京喜讯到边寨》,欢快的乐声响彻了学术厅……  

  本报记者  朱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