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发布时间:2020-07-16浏览次数:39

  •   4.规范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设置和教学管理。学校重点建设思政课,思政课教学改革有显著成果。独立设置直属学校领导的、与二级院(系)行政同级的思政课教学科研组织机构。学校主要领导每学期上思政课不少于一次。(2分) (思政中心)

     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是我院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作为主要教学实施部门,思政中心在院党委的领导下,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精神,把提高思政课实效作为工作重心,成效显著。

    我院思政课建设受到院党委和院行政的高度重视,学院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领导小组,设立直属院党委和行政领导的独立机构“上海音乐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中心”,配备专项资金,单列思政教师编制,支持引进优秀人才。同时,将思政课纳入院重点课程予以建设。

     思政中心对党的十九大精神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方案制定了契合学院特点的教学计划,组织教师参加培训和进修,确保了新课程全面而有质量的实施。

     为了提高“思政课”实效,院及部门加强教学管理,院领导深入教学第一线听课并与思政教师进行教学研讨。院党委书记、院长林在勇每学期进到思政课堂,听思政课,上思政课。2017年4月,率先开设“中国系列”思政类选修课《文化中国》,共进行课堂讲授5次,并带领部分同学赴广东虎门等地参加社会实践,进行现场实地教学。

     组织思政教师积极参加市教委德育中心等组织的“超级大课堂”活动。思政中心对教学难点、热点和重点进行集体备课。

     思政课教师在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的基础上,致力于将教材体系转化为贴近艺术专业学生特点的教学体系,在教学语言、教学方法、考试模式、实践教学等方面作了许多有效的探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思政课题库建设,以实现各任课教师在教学考试方面的协同性和一致性,以及思政课考试的相对稳定性与客观性。

     在学校举办的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中,思政中心包立峰副教授分别获得2014年、2015年的一等奖、二等奖。

     思政中心还紧紧围绕教学实践,加强与同行的交流,着力提升教师的科研水平。2015-2017年,承担了市教委的思政教师人文关怀项目,承接市教委委托研究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大中小德育教育一体化项目》,承担市教委德育决策咨询课题1项、德育实践课题2项,承担上海音乐学院思研会课题2项,另有一个项目入选上海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择优出版计划,出版专著《意识形态幻象与晚期资本主义现实》和论文集《乐.思》等。

    2017年4月21日,由我院主办的“中国近现代音乐、音乐人与爱国情怀”跨学科研讨会在沪上成功举办,来自北大、清华、复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机构的40多位专家学者参会,围绕我国近现代音乐发展中的德育内涵进行热烈研讨,对我院思政课教学形成了强有力的科研支撑。

     此外,部门积极拓展思政课教学的空间和渠道,建立了旨在提高学生思政人文综合素质的“翰博论坛”,广泛参与学生辩论赛、知识竟赛、社团活动和院报宣传,承担了部分形势政策课教学。激励教师积极开设配套选修课,提升业务水平,拓展学生文化视野,加固人文底蕴。推进建立思政课教学社会实践基地,与金山区石化街道共建的社会基地已经挂牌成立。
    以上努力,使我院思政课建设明显加强和改进。思政课的吸引力、说服力、影响力和美誉度获得了提升。

     要更加充分地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必须高度重视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建设。学校把思政课教师纳入整体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进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有效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和学科建设水平。

     一、思政课师资队伍建设现状

     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和学科的发展,师资队伍建设受到院领导及思政中心的重点关注,并得到明显的加强。思政中心作为全院思政文化课教学和研究的专职部门,近年来师资规模有了较大发展,师资水平得到了整体性提升,学历、职务、学缘等结构明显改善。

    目前思政中心在编教师4名,外聘教师2名,在招教师4人,努力使师生配比符合要求。在编教师副高职称1名,中级职称2名,新进教师1人;青年教师3人,博士学历2人,硕士学历1人。

     二、2017-2020年师资队伍建设的规划

     2017-2020年期间,思政课师资队伍建设内涵建设,主要目标是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结构稳定、踏实肯干,富有创新精神的师资队伍,造就一批有一定影响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培养和建设学术团队和群体,基本满足思政中心事业发展和学科建设阶段性目标的需要。(详见《规划》)

     三、师资队伍建设的措施

     加强思政中心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学科梯队建设,培养和造就思政中心各门课程的学科带头人以及相应的骨干教师队伍,以加快学科梯队及师资队伍建设步伐,发挥学科建设的重要作用,推进学院内涵建设的发展。

    健全组织机构,落实各项责任。保持师资队伍规模增长,确保教师聘用的质量。对新聘青年教师充分考虑优化学缘结构、改善学历层次的需要重点考察其思想品德、团队协作精神和发展潜力。

    重视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通过双向选择建立传帮带联系,充分发挥老教师对青年教师的指导作用;开展青年教师讲课比赛、教案交流、教学展览和教学质量评估等活动,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技能,提升思政课的魅力和吸引力。

     鼓励思政课教师承担科研项目,以科研带动教学。加强资金、渠道等方面的保障,安排、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市哲学社会科学骨干培训班等各类培训,原则上每年每人都有一次出外参加培训、考察、交流、研讨的机会;积极承担市教委的德育课题研究等项目课题。积极争取社会资源,面向社会开放教师职务岗位,招聘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各类高层次专业人才来兼职教师岗位。

     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才环境建设,从尊重人、关心人、信任人、培养人的角度出发,切实关心和保障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利益,积极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将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和待遇留人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

     

      5.课堂教学坚持正确政治导向,开展课程思政改革,开设“中国系列”课程,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综合性高校和哲学社会科学学科较强的高校,重点建设马克思主义学科。(2分)(宣传部、教务处、研究生部、思政中心)

      学校深入学习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教卫工作党委和市教委统一部署,认真落实《关于构建上海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的实施意见》文件要求,结合艺术院校特色,积极推进我院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试点工作,2017年3月制定出台《上海音乐学院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试点方案》。

      学校成立上海音乐学院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院长担任组长,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统筹推进全院改革试点工作。成立上海音乐学院课程思政指导委员会,负责全院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指导、咨询、督查、评估工作;下设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办公室,具体负责改革试点工作。

      学校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注重以问题为导向开展专题式教学,建立一批思政课教学基地,增加社会实践学时;学习借鉴“大国方略”等“中国系列”课程建设经验,结合我院学科专业特点,试点开设“文化中国”、“国之当歌”等课程;加强综合素养课程建设,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综合素养课程教育教学,强化政治方向和思想引领,凸显综合素养课程的价值使命;挖掘专业课程育人功能,对照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围绕德育顶层内容体系,选取专业课程开展试点。加强实践育人,完善社会实践长效机制,制订完善评价体系,将社会实践与艺术实践、专业音乐教学有机结合。

     

                

     

     (院党委书记、院长林在勇亲自讲授《文化中国》)

      学校积极开展思政课教学研究和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配合推进全院思想政治建设和学生人文素养提升建设,紧密结合专业教育特点探索思政课教学科研创新模式,希望通过三至五年努力,逐步建设成为具有鲜明艺术院校特点和上音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学院。2017年12月21日学校召开了上音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论证会。

      对课堂政治导向,学校教务部门有制度性文件要求,对在课堂有违反四项基本原则等言论和行为的,列为一级教学事故。坚持教学守规矩,逐步完善细化高校课堂教学管理办法,对教学违反法律法规、校规校纪的,依法依规及时处理。


      6.定期开展干部师生思想动态调研。有条件的高校开展学术研究和社会思潮中的意识形态动向分析,及时把握思想理论教育热点难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有效性。(2分)(宣传部、教工部、学工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教师思想状况是教师思想素质的一个重要反映,是教师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的基本保证。作为艺术类院校,上音的师生与普通综合性大学相比,有其鲜明的特点。学校定期开展师生思想状况调研,分析师生思想特点,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亲和力和吸引力和奠定基础和决策依据。2017年,学校宣传部与学工部分别牵头,完成对专业教师和学生的思想政治动态调研,均列入学校思研会研究课题。


      7.建立规范的哲学社会科学报告会、论坛、研讨会、讲座和使用原版外文教材的审核管理制度,把握意识形态阵地的正确思想舆论导向。(2分)(宣传部、科研处、国际交流处)

      我院制订完善《上海音乐学院举行形势报告会和哲学社会科学报告会、研讨会、讲座、论坛管理办法》,按照“谁主办、谁负责,谁审批、谁监管”的原则,实行哲学社会科学类报告、研讨会、讲座、论坛等“一会一报”制,强化活动审批,做好场地、人员、内容管理。我院出台《上海音乐学院教材选用管理办法》,严把教材选用关,优先选用国家级、省市级优秀教材或国家级省市级规划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