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发布时间:2020-07-16浏览次数:46

  •   1.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传统文化理论探索与创新等方面的学术研究、宣传教育取得国家和市级成果。决策咨询成果得到中央、国家部委和市级领导的批示,被相关部门采用。


      学校积极探索以文艺创作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优秀传统文化。注重优秀文化的传承创新,注重以文育人、以文化人,充分发挥专业特色,运用音乐这一“世界语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比如上音打造的原创音乐剧《汤显祖》,在这位文学巨匠诞辰四百周年之际,上音深入挖掘传统文学与音乐精髓,并以现代形式加以呈现的立意,打造音乐剧、歌剧的中国风范,获得观众热烈反响。全剧围绕“情”这一主题,以主人公汤显祖心理线索为串联,构建出带有精神意味的戏剧情境。汤显祖创作的杜丽娘形象将在剧中多次隐现,映射汤显祖一生初心不改、百折不回、理想永生不灭的人格特征和精神气质。2017年1月经过打磨制作的歌剧音乐会版《汤显祖》在国家大剧院上演,5月又登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的舞台;12月,经再度创作打磨的歌剧版《汤显祖》在兰心大戏院连演两场,获得众多好评。

      再如**主办的“长相知——方琼古诗词歌曲音乐会”,方琼教授带领她的学生们将《阳关三叠》《胡笳十八拍》《长相知》等近20首古诗词歌曲搬上舞台。又如在杨赛老师的《大学语文》课上,让学生们为中国古诗词谱曲、吟唱。在课堂教学、艺术实践中融入经典诗词,不仅增加了学生们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积极性,真正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将中华文化精髓根植于青年人的心中,配上音乐的古诗词更方便传唱推广,起到了很好的社会辐射效应。

     

     

      2.有社会影响广泛或受市级及以上表彰的好人好事。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教育改革等方面的成绩、经验在国家和市级主要媒体刊登,并产生广泛影响。

      上音党委始终将培养少数民族人才工作作为党委的一项重要任务,切实把民族团结教育摆在优先地位。近年来,在市委统战部、市教委、市民宗委的关心下,上音将培养少数民族艺术人才的范围延伸到具有音乐天赋的视障学生。学院声歌系于丽红教授长期无偿为藏族视障学生德庆玉珍辅导声乐,她的学生们也一起参与,在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给予帮助。2017年6月22日,上音特为小玉珍举办一场“大爱为美 感恩有你”——上音特殊学生小玉珍学习汇报音乐会,反响强烈,上海各主要媒体都进行了报道。2017年9月,她正式成为上音附中的一名学生。



     

     

     

    3.在国际、国家和上海重大活动、突发事件处置中做出重要贡献。

      学校师生积极参与国际国内和上海的重要活动,如承办第34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第43届国际计算机音乐大会,参加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文艺晚会、上海市政府国庆招待会演出、中欧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第四次会议演出活动等。

     

      4.承担对口支援任务,积极参与西部开发“一带一路”等建设,工作成效显著。

      学校历来积极参与少数民族学生委培项目,为新疆、内蒙等少数民族地区培养专业音乐人才;同时充分挖掘少数民族地区的优秀音乐艺术文化,加大创作传播力度。2017年10月,我院原创交响乐《丝路追梦》在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主办的2017年上海市舞台艺术作品评选中获得“优秀作品奖(大型作品)”。

     


     

      原创交响乐《丝路追梦》由林在勇担任出品人,廖昌永担任艺术总监,钱仁平担任策划。这部作品是上海音乐学院创作团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响应“一带一路”国家倡议,由作曲家周湘林、叶国辉、张旭儒、赵光、尹明五以及数媒设计代晓蓉等联合创作,上海音乐学院交响乐团演奏(指挥林大叶、周珂)的大型交响套曲。该作品以多媒体交响剧场的形式,将古典交响音乐传统与现代多媒体艺术,中华乃至世界民族民间艺术与当代音乐创作理念进行有机结合,是一次艺术上的创新,充分展示了丝绸之路上文化的交流与交融、文明纽带的缔结与互通,传播人类对于美好未来的理想追求。

     

    5.“全国文明校园”、“上海市高校心理健康示范中心”、“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等国家和市级荣誉、奖项。

     2017年5月上海音乐学院荣获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状。此外,上音师生在国际国内各项赛事中均表现优异,据统计2017年学院师生共获得60余项国际国内大奖。

     

     6.按时提交年度社会责任报告,评为B级以上